他,超越的不仅是学识,更是生命

博士生王超辗转回乡捐献生命的火种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2023-07-04 10:15:18

    “人生有学不完、做不完的事,我一直在求学,还没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什么,能挽救生命,是我人生最意义的一课,我去认认真真做好了就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值得宣扬的,我只想默默地去做好。”这是一位年轻博士生志愿者面对自己捐献“生命的火种”挽救素不相识的患者生命留下的低调朴实的感慨。他就是安徽省第523例,淮南市第61例、也是淮南首位博士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超。 

9年前签署生命约定

    2014年秋季开学不久,刚迈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王超正赶上校园里持续开展的向习总书记点赞的淮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宝和该校、也是全省暨南京军区首例国防生捐献者黄海松学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的高潮,看到同学们排队献血,王超也毫不犹豫站在了队伍中,听到校热情的红十字志愿者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王超觉得很是神奇,也很有意义,爽快地签下自愿捐献同意书,献血并留下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埋下了一颗宝贵的生命种子,也给未来一位有幸的患者留下了重生的希望。

    2017年6月,张宝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和体会,在台下聆听的王超心潮澎湃,他期盼着有朝一日也能像张宝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火种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成功配型几率十分低下,王超一直等了4年离开淮南也没有等到消息。但每当接到志愿者的电话回访时,他都又充满了希望,坚定地回复愿意等待捐献。

    王超从安徽理工大学毕业后,到北京读研,再读博。在马不停蹄、孜孜不倦追求学业的过程中,一路走来,历经数年,尽管十分忙碌,但捐“髓”救人的心愿从未改变。

    直到2023年的4月,王超终于接到了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工作人员告知他当初留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的时候,王超很是惊喜,像当初留样一样,没有让工作人员过多动员,毫不动摇地选择捐献救人。为了尽量配合患者的治疗进度,他利用在上海出差的间隙,连晚赶到淮南,一早去医院进行捐献前的高分辨配型采样和体检后,立马再踏上归程。因患者病情不稳定,捐献时间一直无法确定,一改再改,王超尽管学业时间十分紧张,但始终表示患者第一,自己困难再多也要设法克服。

博学与博爱兼并

    王超可谓是真正的学霸,学习刻苦、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学业成绩一直十分优异。本科期间,除主修土木工程专业以外,自己还辅修了金融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本科4年,成绩一直保持班级第一,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参加省及国家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全国周培源大学生理学竞赛、安徽省力学竞赛奖项,还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多项表彰。2018年本科毕业时王超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称号。

    他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研究生。读研期间,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专研、实践,“产学研结合”,3年的时间里,他的课堂几乎都是在现场一线,要么是在矿井边顶着日头钻探评估,要么是在隧道头尾不见阳光勘察治理。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工作。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攻读博士阶段,更是刻苦专研,深得导师器重。硕博学习期间,他多次发表高质量论文。他总有学不完的知识和实践,每一天他都过的如此忙碌充实。

    尽管学业繁重,时间宝贵,但并不影响王超本质的善良和善行。他在安徽理工大学就读期间,从一进校开始就积极参加献血活动,热心好学的他参加了4个学生社团,尽量散发自己的光和热。读博期间,本来一些事情可以甩手交给他带的本科生、硕士生做,可勤奋负责又热心的王超还是手把手带教学弟学妹们,大事小事和他们一起干,毫不保留地指导他们做课题、搞研究、解决问题,帮着他们一遍遍修改论文。

    读本科时,懂事的王超就尽量用自己的能力给父母减轻负担,平日他课余时间带家教,寒暑假出去打工。读研时,他不怕苦累尽量到生产一线,即锻炼自己,又能有点收入,供养自己,还能贴补家用,也为自己继续读博打点基础,少给本就非常辛劳的父母添麻烦。他说父母培养了他们3个孩子实在不易,也是父母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影响着他做人做事。

为爱履约坚定不移

    对于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王超一再表示不要宣传、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只是想默默地去做好就行。自己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完成,这是一份责任,尤其是去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为了完成捐献,王超不得不“众叛亲离”、“瞒天过海”,演绎着善意的“谎言”。

    此前王超接到初配成功要回淮南做高分辨采样和体检,那时他正紧张地赶着导师交给的重要课题任务,不得不向导师请假,说明原由。出于对他学业和前途的关心,导师怕他请假会影响课题,劝他以学业为重,尽管王超表示自己会尽力两方面兼顾不影响课题,但导师还是担心他的学业,让他好好思量再做决定。也许别人到此就会终止捐献,但做事严谨负责、心地善良的王超,还是觉得自己的前途命运不能与一条生命相提并论,于是他果断地做出选择,瞒着导师利用晚上时间赶回淮南尽快做好捐献前的准备再次日中午赶回,往返没到一天时间,不需要请假,也没影响课题,导师当然也不知情。

    确定了捐献时间,麻烦更大,因捐献需要一周时间住院,该如何请假,王超一再不让淮南市红十字会按照惯例给学校发请假函,他不想让导师为他担忧,他自己想办法。终于找到了好机会,正好遇到自己要去上海出差,王超再度上演善意的“谎言”,给导师说自己出差结束后顺便回老家看看父母,这样又瞒着导师从上海返回家乡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而对于家人,他干脆一直隐瞒、一字不提。回到淮南,住在酒店,离家很近,王超不仅不能回家看望父母,还最担心家人知道,怕并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情况的父母担心。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求学的路上奔波,我自己付出很多,但对社会对他人贡献不多,这次能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很值得,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点回报。”

    王超住院待捐期间,尽管身体不舒服,也没什么胃口,医生护士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不能熬夜,但他还是强打精神,不愿耽误自己的学术课题,每天盯着电脑做研究搞课题到深夜。

    他挤出时间给患者写信鼓励,在信中,他不仅鼓励患者尽快康复,好好生活,好好经营家庭,珍惜一切,并希望患者康复后也能助人为乐,传承爱,让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活力,自己将和患者一起加油,一起爬坡过坎,为他祝福!

    尽管一夜未眠,但7月3日晨,王超早早起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这非同寻常的新的一天。为了不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尽管工作人员不时关切地问渴不渴,可以少喝点水,可他滴水不喝,躺在采集床上一动不动,两只手臂直直地挺着,坚持了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患者送去了重获新生的生命火种,实现自己9年前签下的对生命的承诺。

    王超,真是超,不仅是学识的超,更是生命的超!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