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三月有个生命的约定

安徽省第600棒生命接力许梓强完成二次传递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2024-03-22 11:28:18

    2021年3月21日,大一18岁的他郑重地签下一份生命的承诺,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挽救血液病患者。

    2023年3月3日,大三的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外省一名血液病青年的生命,成为淮南市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2024年3月21日,时隔一年,也是他留取捐献血样3周年之际,即将毕业的他再度二次捐献为那位患者送去又一次生命,成为安徽省第600例、淮南市第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月是最美好的季节,很多人相约这个美好时光,去踏青、游玩、相聚......而安徽理工大学的大学生许梓强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个春天的3月就以他执着的爱签下一份生命的约定,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挽救血液病患者。2023年3月,许梓强的血样与外省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捐献救人,成为淮南市迄今年龄最小的捐献者。2024年的3月他迎着春风再度踏上救命的征程,为这位患者再次捐献淋巴细胞送去二次生命,他也成为安徽省第600例、淮南市第70例、安徽理工大学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安徽省迄今用时最短的捐献者。

三月签下生命的约定,播下爱的种子

    时间回到2021年3月,正是一年好时节,周末安徽理工大学校园内一如既往地唱响春天的主旋律,掀起奉献爱心的热潮,淮南市红十字会和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和采样活动。看到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龙,路过的许梓强也加入其中。听到志愿者的介绍,做事果断的许梓强毫不犹豫献血采样入库。此后学校接二连三的同学捐献成功,还有和自己同场活动留样的两位同学也实现了捐献,许梓强很是期待自己也能等到那难得的救命机会。

    2022年11月,许梓强终于接到了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许梓强没有片刻考虑当即同意捐献,很快配合做好了高分辨率采样检测配型和体检。但患者病情不稳定,一直等到学期结束也没等到捐献的消息。寒假里,尽管因感染新冠身体虚弱,但许梓强一直牵挂着患者,一再表示,需要捐献说一声,他随时都可以回来。

三月奔赴生命的约定,完成最浪漫的事

    2023年的春季开学,又值一年春光好。好像和春天有约的许梓强确实有缘,终于等来了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

    捐献前,市红十字会照例要与捐献志愿者见面再沟通再征询其意见,可令工作人员吃惊的是,一见面,眼前这位说活不多、声音不大,稚嫩中透出淡定坚强的大男孩却语出惊人:“我了解过了,捐献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即使有什么,能救人一命,哪怕自己少活几年也值得!”

    2023年的3月,许梓强迎着春风奔赴救命的征程。他不愿意告诉家人,不愿意同学陪伴,一身轻松上阵。

    得知患者是位大哥哥,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大家庭的顶梁柱,非常不容易,为了给患者更多的精神鼓励,从未写过信的许梓强苦思冥想给陌生的患者写了一封情真意切、又铿锵有力的信。他先在手机上打出来,字斟句酌,一遍遍修改,然后又工工整整誊抄到一张粉色的纸上,再发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审阅”,犹如写论文般劳神费心认真慎重。为了打动患者,信中他一一列举了身边几个亲朋好友战胜疾病的例子,循循善诱开导患者要乐观坚强,定会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当我知道你是一个大哥哥时,我就坚定一定要救你!人海茫茫,这是难得的缘分......如果你非要回报我的话,那最好、也是唯一回报的东西,就是你生命的延续,好好地活着!这个世界总有你爱的人,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更好地爱他们。无论为了谁,你一定、一定要活下去!”信中许梓强俨然是一位大哥哥对小弟弟的开导、鼓励、嘱咐、期待和厚爱。

    采集中从患者捎来的感谢信里得知患者是位年轻的父亲,一个女儿刚满周岁,二宝即将来临,患者千恩万谢,说救了他们大一家,许梓强很是开心。

    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许梓强捐出的324毫升生命种子。他也成为淮南市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采集结束虽然十分疲惫,但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个不紧不慢的大男孩再次语出惊人:“能救人一命,是最幸运、最浪漫的事,也是我活了20年最该做、最有意义的事。”

    捐献当天晚上才返回学校,第二天一早他就出现在学校造血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活动的现场,现身说法,动员同学。“这次捐出,我才知道能多动员成功一个该多重要。”

三月为生命再出发,二次捐献救人到底

    捐献后许梓强还时常记挂着那位患者的康复情况,希望他们一家能幸福地生活。许梓强也即将面临毕业,忙着自己的学业和未来。

    2024的3月,又一个美好的春天历经寒冬后回归。正在图书馆看书的许梓强接到了熟悉的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

    “梓强,有个急事和你商量,你捐献救助的那个患者病情复发,需要再捐献淋巴细胞。你愿不愿意再救他一次,你自己好好考虑下再回话。”

    许梓强依然不紧不慢地当即回复“可以”。

    “你考虑好了吗?家里人同意吗?”

    “没问题,我做出的决定自己负责!我决定好的事就得做到!”

    “这次我不救他,那上次不就白捐了吗?他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我不救他,这一家不就完了吗!肯定要去救啊!就这么定吧,什么时候走告诉我一声。”

    许梓强还是如此斩钉截铁,没有多余的话。

    “梓强,刚接到省里的电话,患者病情危急,时间太紧,需要提前捐献.....”

    第二天,许梓强就急匆匆赶到医院做好体检。体检报告出来当天,中华骨髓库就下达了捐献通知。

    其实许梓强这段时间身体状况不好,因支原体感染一直在输液治疗,身体还未痊愈。

    “能不能再提前一天捐献?”

    “只要不影响捐献质量,我什么时间都行。”

    3月20日,许梓强踏着春光再度奔赴救命的征程。

 

    3月21日,在他留取捐献血样整整3年当日,许梓强在安徽省立医院再次经过4个小时采集,第二次为患者捐献了144毫升救命的淋巴细胞。

    从接到再动员通知到捐献才半个月时间,这是迄今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用时最短的一位。

   “恩人啊,去年,在我生命快绝望的时候,是你救了我的命,我移植后的第3天迎来了二宝,我们一家双喜临门,天降恩赐。今年没想到在我又大难临头时,还是您再一次给我伸出了救命的援手,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兄弟,虽然不知道你叫什么,在哪里,但我一直牵挂着你。还记得我去年给你的信中局的例子吗?他们现在都活得好好的!你一定、一定、一定要坚强、乐观地好好活下去!不要放弃,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兄弟俩互捎的信中是那么情真意切,许梓强依然反复叮嘱鼓励患者。

自幼埋下爱的种子,执着坚守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为何如此厚爱执着?“从小爸妈就教育我要做个好人,是长辈的言传身教吧”。

    许梓强出生在普通农家,为了谋生,从小父母和他在一起的不多,也没有和他说什么大道理,但爸爸深夜救起摔倒在农田里生命垂危的老人,老人一家送来锦旗的那一幕他记忆深刻,爱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

    妈妈曾经多次和他说过他最敬佩的一个舅舅的故事,在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岁月,舅舅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悉心照顾几个月;收养被父母抛弃的小女孩,像亲生的孩子一样抚养。

    长辈不知不觉的言传身教是对他最好的教育和培养。梓强从小就知道怜悯弱小,助人为乐。爱的种子不断成长壮大。 

    一进大学校门,爱好武术的许梓强就加入了校散打协会,毫不保留地热心带教爱好散打的同学。

    在宿舍,他不仅学习上经常把自己的钻研的学习成果给大家分享,还带动室友养成了每天早起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为了追求的目标,再苦再难无所谓

    自幼父母外出务工,梓强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从读初中开始他就到离家较远的学校独立住校,养成了他独立自主、坚韧执着的性格。学习上他一直十分刻苦努力。

    在大学,在同学、室友的眼中,许梓强同样是一个刻苦用工、学习能力强、不达目标不罢休、执着到底的人。为了实现目标,他能排除一切干扰。为了迎考他能连续几个通宵学习。考试前,他能分析、总结、整理出一套套的学习笔记,画出重点难点,提出解题思路,还分享给同学。

    大二,为了提升写作和研究能力,许梓强便先人一步主动找到老师要求进行课题论文写作。虽然选取的课题并非本专业,但他想方设法寻求指导老师,说服老师,废寝忘食查找资料,通宵达旦学习吸收知识,经过整整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大三上半学期就独立完成了自己的首篇学术论文,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

    同学打趣说:“又不是高考,那么辛苦玩命干嘛!”

    梓强认为:“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再苦再累无所谓,付出总有收获。”

    因表现优秀,许梓强大二就获得校级奖学金,并光荣入党,还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淮南好人等表彰。

    不负美好青春,不负美丽春光。这个21岁的大学生给3月的这个美丽春天又浓抹上重重一笔斑斓靓丽的色彩,唱响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