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公益与慈善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2014-01-26 16:48:45

    公益慈善是富人、闲人、道德高尚者才能做的?

    公益慈善就是捐款,就是学雷锋,就是帮助别人?

    我不相信任何组织,更不捐钱给他们!对吗?

    可以列举的类似观念还有很多……

    这些,都是可以说“No!”的认识误区

    ■  天之心

    很多人认为,公益就是慈善,就是做好事、学雷锋,就是捐钱、捐物、做义工……公益、慈善的共性和区别到底在哪里?

公益与慈善的基本内涵

    基于博爱之心或利他之心,自觉、自愿的行动,是公益与慈善的共同根基。公益慈善是人类改善现状,追求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以及个人心灵的愉悦,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境界、意识层次的提升。

    公益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之意识,关注公共利益、公共生活质量,致力全局性、宏观性社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维护与平衡公共利益,推动公共政策的进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类资源节约与再生利用;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各种公民教育与倡导活动;社区自治与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政策、立法的推动等等。

    慈善多发自同情怜悯之心,以满足弱势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为导向。慈善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慈善的首要原则是彼此尊重。如扶弱救急、扶贫济困、大病救助、救灾救援、助学、流浪动物保护与救助等等。

    一般而言,公益的范围大于慈善。在一定条件下,慈善可转向公益。当对某个弱势群体的扶助行动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时,比如促进相关公共福利政策出台实施,即成为公益;再如救助动物对个人来说是慈善行动,上升至推动制定动物保护政策,则为公益。

专职与业余的公益慈善

    现实中,人们参与公益或慈善主要有两种形式:专职和业余。专职做,专业、规范的组织化运作可以让公益慈善更高效、更持久;业余做,公益慈善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前者需要以专业技能开展工作,需要支付员工薪酬,行政成本等;后者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和时间,随机参与,分摊费用,可不取报酬或领取少量补贴。但是,前者的工作往往不能被后者替代。

    公益组织将善款的一部分作为行政经费、人员薪酬、项目管理费,甚至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只要合法、合理、公开透明,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至于管理费,应当根据机构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确定,因为工作领域、公益项目、工作效率的差异,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应当由专业机构来核算运营成本,不能由机构单方面确定。

    参与公益慈善,仅有爱心与热情是不够的。无数实例已经证明,如果想可持续地参与公益慈善,真正帮助某些群体、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必须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勇气面对挫折,要有智慧远见,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如果只是一时兴起和好奇,只能收获一时的心理满足。

    作为个人,奉行“为善不与人言”的古训没有问题,告诉大家你的善举,进而影响更多人行善,则更佳。不能刻意追求名、利,否则你会为其所累;也不主张一味地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行善,善待自己,为家人争取更好的生活,也是大善。只要有一份利他之心、公益意识、慈善情怀,公益天天可做,慈善人人可行。

    全民公益是大势所趋。只要你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公共生活,愿意主动释放善意,都可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全民公益,正是对穷人慈善与富人慈善的平衡。无论贫富,都应依自己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公益慈善,既不是富人的施舍,也不是穷人的苦情奉献,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职业公益人应该无薪、低薪吗?

    当公益慈善成为一个人的职业,他就有权获得合法合理的报酬和福利待遇。不能因为某人是做公益的,就以道德的理由反对他获得与工作能力相应的薪酬,以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对不求物质回报的志愿者来说,所服务的机构为其提供基本的补贴是合理并必要的。

    部分公众混淆了业余公益与职业公益的区别,不认为公益可以成为一种职业,视之为业余可做的事情,故不需要获取报酬。公众普遍将NGO的工作过度道德化,片面强调奉献与爱心,不对等地看待NGO人的劳动价值与薪酬回报。由于各种原因,NGO用于支付员工薪酬的资  源贫乏,无奈之下以低薪低福利作为机构生存的代价。此外,政府未出台NGO薪酬方向筹款、分配等指导政策,用于支付薪酬的资金来源缺乏,且职务薪级、绩效考核等相关的体系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充分。

    由于上述观念偏差,加上缺少法律支持,很多资助者不愿意为NGO的人力成本、行政开支捐款。NGO内部在薪酬制度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缺少公开透明、公平合理。

误解因何而生?

    对公益慈善的认识误区,不仅存在于普通公众,也存在于公益慈善从业人员之中。

    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从何而来?一直以来中国的公益组织,无论民间的还是官办的,要么默默地埋头做事,要么依赖行政力量做事,忽视了公益文化的普及宣教工作,以致出现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部分人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来自媒体报道,缺少直接了解公益组织运作的机会,所以获得的信息难免碎片化,导致公众难以全面、深入地认识公益慈善事业,产生误解、质疑是必然的。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公益慈善是富人、道德高尚者的事?主要原因是媒体的宣传误区。媒体报道为塑造榜样和模范,过度强调牺牲个人利益,舍己为人的道德高尚性,忽视了普通人的可参与性、可持续性。

    行善的同时,积极推动和监督公益慈善行业的规范化、透明化是全社会的责任。唯有集众人之力,才能孕育出更多有良好公信力、执行力的专业公益慈善组织。

如何消除误解?

    公益慈善组织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应重视传播与倡导工作。要促进公众的了解进而获得信任与支持,公益组织必须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比如通过公开各种信息、普及常识、邀请公众参观等方式。因为任何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必须通过传播和倡导影响整个社会生态,上到政策法律,下到公众意识。展示自己所做的工作,一方面以透明树立专业形象与公信力,另一方面促使社会重视相关问题,投入更多资源。

    另外,为媒体普及公益常识的,只有公益组织。各地的公益组织应主动和媒体等行业进行“跨界沟通与合作”,不能出了问题就怪媒体,媒体出问题也是公益组织与媒体的沟通不够导致的。再说,透明是需要不断推进、深化的,不够透明,迟早会出现漏洞引发公众质疑。

    当然,媒体也要虚心一点,不要自以为是、想当然,要尊重专业,遇到涉及专业的报道,要多方请教,不能为吸引眼球牺牲职业道德,出现专业术语使用不当,误导公众等问题。

    公益慈善界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大环境的世外桃源,不要把公益慈善界当作道德高尚者的集中营。公益慈善界所需要的,其实不过是一种有效的机制:能持续以专业、透明、健康的运作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只要你心中有善,这个世界就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