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OS的“救援生意经”

以产业链整合能力为基础,以会员制服务模式为手段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2014-08-09 12:56:16

 如今,人们对于在紧急状况下医疗救援和安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需要正是International SOS(国际SOS)20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国际SOS是提供医疗救援、安全服务和保健外包服务的营利性的商业组织。作为医学技术和商业的结合,国际SOS找到了一条快速成长之道。

创业:从发现需求开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名叫瑞贺默(Pascal Rey-Herme)的法国医生被委派到法国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大使馆工作。随后,当地外籍人士结伴而来向他寻求医疗上的帮助。他发现,即使简单的信息咨询,也会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得到安慰。
    在印尼的经历触发了瑞贺默创业的愿望,他动员儿时好友、在德国某金融机构担任总裁的安努·韦西晔(Arnaud Vaissie)一起,在亚洲共同创建了一家专门提供健康关怀和紧急医疗救援的公司,亚洲紧急救援中心(AEA)。
    1995年,亚洲紧急救援中心开始在法国和美国设立分支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内部调整和并购,中心迅速成为世界领先的医疗救援服务机构。1998年,中心正式更名为国际SOS。
    目前香港、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都设有国际SOS的报警中心及国际诊所,它们曾为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首脑会议等提供现场医疗救援,并和14家保险公司及北京、武汉等地的红十字会建立了合作联盟关系。

发展:做产业链整合者

    国际SOS是一个医疗救援和安全服务的综合集成商,它和全球52100家网络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它的服务对象是“在国际上旅行和工作的人们”,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医疗和安全服务。
    国际SOS每年会接到900万个求助电话,它在全球设有28个24小时报警中心,这28个中心彼此相连构成一个适时交互的报警网络。为保证7×24小时不断线的服务体系,国际SOS的IT技术部门也有严格的上报机制,在报警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呼入的电话,如果在15秒之内,接线员没有接到这个电话,就会报警至上一级,到20秒、30秒,逐层升级。
    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国际SOS也有自己的专长。国际SOS的竞争优势在于它的专业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全球网络的密切配合。    
    国际SOS的服务模式以会员制为主,这种先交会费后享受服务的收费模式,避免了为提高收入而在服务后期强制性增加服务内容而造成与客户间的矛盾。
    国际SOS的客户除个人、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外,还和汽车公司、航空公司、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等展开合作,通过产品结合来延展双方的产品功能,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效率与品牌形象。
    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会员制的服务模式,使国际SOS能够向客户提供整合的健康及安全解决方案,并取得盈利。(据企业公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