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守候重生

——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回忆

作者:中国红十字报来源:中国红十字报2022-01-11 16:51:17

    2021年12月29日13:40,坐在疾驰的高铁座位上,高晓飞的手机中滚动播放着毛不易的《消愁》。即使已经过去了近8个小时,他内心仍不能平静。

    高晓飞现任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红十字会秘书长,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当日凌晨5时许,他又一次见证了生命的延续:一位来自太和的车祸当事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走完了人生历程,按照其子女的意愿,他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被捐赠给了有需要的人。

 病房中绽放的大爱

    12月28日下午5时许,高晓飞接到了来自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被告知,来自太和的一位车祸当事人张成虎(化名)在合肥医院多次抢救,已经事实脑死亡。有感于多年来从新闻媒介了解到的捐献遗体器官感人事例,以及当事人生前的心愿,他的家属协商后做出决定,捐献出器官及角膜,用于救治他人。

    根据市红十字会的安排调度,高晓飞作为阜阳方面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赶赴合肥安慰逝者家属,并签署相关协议证书。

    高晓飞正式成为遗体捐献协调员,迄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期间见证过多起遗体器官捐献,不过赴合肥见证还是第一次。接到任务后,高晓飞立即赶到高铁阜阳西站,于晚8时许赶到了合肥中科大附一院。次日凌晨3时许,在该院的ICU病房前,高晓飞见到了张成虎的家属。

    张成虎是一位来自太和偏远乡村的聋哑中年人,不久前因为一次意外车祸昏迷不醒。在辗转多家医院抢救后,医生宣布病人已经脑死亡。

    张成虎的家人慎重考虑后,主动找到医院,表达了捐献器官和眼角膜的决定。见到来自家乡的协调员高晓飞,其子女泪如泉涌。

    “他们握着笔的手不住颤抖。”高晓飞说,按照流程,至少要签两份协议。

    凌晨5时12分,高晓飞和合肥方面的协调员,跟随医生一起步入手术室。他们作为见证者,全程目睹了器官角膜的摘取过程。

    此时的张成虎躺在手术台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布。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一起,高晓飞深深弯下腰三鞠躬,没有鲜花,没有哀乐,就以这种简单的形式,向这位朴实的汉子做了最后的告别。

    手术持续一个多小时,高晓飞静静地站在门口,任由眼眶逐渐变得湿润。直到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将装有角膜和器官的箱子抱出来,张成虎的家人嚎啕大哭,高晓飞步履沉重地走出手术室,轻拍着对方的肩膀,向当事人一家表达敬意。

生命接力的见证者

    2019年12月20日,高晓飞考取了协调员证。而像他这样专门负责见证器官角膜捐献的协调员,目前阜阳只有4位。

    三年来,高晓飞见证了6起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事件。“医生见证了他们的离开,但我作为协调员,又目睹了他们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高晓飞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使命。

    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的小伙张良才给高晓飞留下了深刻印象。2020年5月27日,张良才因患脑胶质瘤不幸离世。遵照张良才的遗愿,妻子王双双将其眼角膜等器官捐出来救治患者。

    张良才捐献角膜器官的决定,是在生前做出的。在他离世前的日子里,高晓飞多次探访张良才,那个以说唱快板在网络走红的小伙,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他说,只要能帮助到他人,自己这一辈子就有意义,就很值得。”

    高晓飞说,唯一让张良才有些放不下的,是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在他终止呼吸被推入手术室的那一刻,妻子王双双和孩子们在房间外痛哭。在后来的日子里,王双双选择了坚强,还通过媒体报道将丈夫遗留下来的抗癌药物捐献给需要的人。

    “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在不断温暖着我们。”高晓飞说,作为全程见证者,自己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希望社会对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属多一份支持,为这个社会多带来一些温暖”。

   (颍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