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业务活动 信息公开 社会捐赠 学习园地 公众参与
安徽网:“火焰蓝”献出“热血红”!淮南一消防员在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
时间:2025-08-17 17:02:34     来源:安徽网     作者:安徽网

  合肥晚报消息“橄榄绿”“冰雪白”“火焰蓝”“热血红”……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对于淮南山南消防大队的战斗员王志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名武警战士,他曾冒着风雪守卫祖国边疆;转业成为消防员,坚守初心、担起责任,守护万家灯火。8月14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他又义无反顾捐出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5岁患儿的生命。

  “热血红”:完成“生命接力”

  随着造血干细胞分离机缓缓停止运转,8月14日中午,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采集,王志顺利捐献162毫升造血干细胞,点燃远方患儿的“生命之光”。

  王志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2022年。

  当年3月,淮南市红十字会在市消防支队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王志没有犹豫,很快完成献血、留样。

  “早就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算是实现了心愿吧!”王志说。

  今年7月,王志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和一名5岁患儿初配成功。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时,王志像接到出警命令一样,立马答应。在深深的牵挂中,7月底,因患儿病情变化,需要他加急做好高分辨采样配型和体检等捐献前各项准备。王志迅速响应,中华骨髓库立即确定了捐献时间。王志始终没有犹豫,总是一句话:“救孩子的命要紧!我会向队里报告好。”

  新婚不久的爱人不免担忧,王志耐心开导,给她讲了许多捐献者的故事。“好不容易才配上型,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捐献,假如是我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最终,爱心感动了爱人,得到她的支持。

  “橄榄绿”:淬火成钢磨砺成长

  今年30岁的王志,是淮南山南消防大队久经沙场的战斗员,此前是一名武警战士。

  2015年,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王志应征入伍,成了新疆武警战士。刚到新兵连时,艰苦的训练便给了他“下马威”。每天练体能、学理论,子夜才能睡下,清晨五点又要起床。积雪寒冷刺骨,单杠摸上去几乎能把人的皮肉黏上。当时身体瘦弱的王志下决心:必须强训、赶超,决不落后。别人进入梦乡时,他缠着班长开“小灶”,在班长严苛的监督、纠正下,他踏冰冒雪,一遍又一遍地吊在单杠上。凭着这样一股子拼命劲头,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结束后,王志荣获全班唯一“优秀士兵”嘉奖。

  王志被分配到内卫岗位。后来新中队组建需要人手时,又主动报名去条件艰苦、责任更大的新队。那里,除了执勤的单位,周边没有人烟,不仅条件艰苦,气候也更加恶劣,几小时站下来,几乎冻僵。然而,王志丝毫没有后悔和退缩,一心一意守好自己的岗。

  在部队2年的艰苦磨砺,强健体魄,也让他意志坚强。

  “火焰蓝”:赴汤蹈火诠释担当

  2017年,王志退伍回到家乡。

  如何开启新的人生?在别人看来,消防工作辛苦、危险,而王志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严格考核,2018年如愿以偿穿上那身“消防橙”和“火焰蓝”。

  沉甸甸的责任又挑在肩上,王志觉得踏实。火灾、车祸、洪水、疫情……入职消防7年多,王志一直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出警大概六七百次。

  一次,一辆大型物流车在高速服务区自燃,火速抵达现场的王志和战友发现起火点位于车厢内部,火势正猛。随后,战友在外围喷淋车厢降温,王志则手持水枪深入货厢内部压制火势。浓烟滚滚,温度极高,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逐步清理到货厢中部时,突然一声爆炸,爆炸物贴着他的身体而过,惊险万分。

  “这些都习以为常了。我们快一步,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王志坦言。

  王志还是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成员。无偿献血、关爱儿童、慰问孤寡老人……在这些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凭借着优异的表现,王志受到支队嘉奖,获得优秀消防员称号,还和战友一起在全市消防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一的佳绩。

  “未来,只要有需要,会继续站出来。”王志表示。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任海怡

{9A8E1EBB-3CED-2FEA-2059-C1FAA7801604}

http://hn.ahwang.cn/hnnews/20250815/2897104.html

  

 
友情链接: 中国红十字会    安徽省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安徽省红十字基金    淮南市人民政府    皖事通办
版权所有:淮南市红十字会
通信地址:洞山中路市财金大厦7楼 电话:0554-6866621 6866625 皖ICP备140089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