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淮南市红十字会为淮南师范学院70名体育教师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应急救护能力。这是该校首场持证救护培训,也为下一步建立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站,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打好基础。







为了落实省教育厅、省红十字会多次发文关于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的精神,市红十字加紧推进应急救护进校园工作。此前,市红十字会与该校采取互访方式建立了密切沟通联系,并就建立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进行友好协商沟通,达成一
致意见:以训促“站”,边培训边备“站”。培训工作也得到了省红十字会的支持,学校先派3名校医院医护人员参加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为下一步培训开展做好准备。







此次首班持证救护培训,市红十会和学校均高度重视,重点安排易于发生意外伤害的体育学科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学院的领导参加培训。市红十字会与学校均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开班前双方就培训系统建班、场地、时间、参训学员情况、重点培训内容、授课师资安排、学校新师资跟班带教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沟通。






实操训练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市红十字会抽调技术熟练、规范的优秀培训师资,副会长陈玉琴亲自教授第一课,并见缝插针边培训边给校3名新师资进行重点和注意事项交代。实操重点结合体育老师的职业特点,体育训练比赛常见意外伤害和突发急症,安排重点内容,并进行体育训练比赛中的典型意外伤害和突发急症的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提升大家对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和突发急症现场应急救护、自救互救重要性紧迫性的意识和重视,并采取老师示范操作、学员跟着老师同步操作和分组在老师一对一、手把手指导训练的方式,保障实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体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除个别出差外,全部参加培训,且自始至终十分认真地学习、训练。体育老师们训练后纷纷感叹,早该学习、必须学习这些重要的救命的技术,为教学、为生命保驾护航。






培训结束后,陈玉琴等和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查看了学校准备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站用房,现场就场地使用、布置和教具配备,以及下一步如何开展体系化、常规范的培训等进行沟通,提出意见、建议。学校表示将利用暑假期间完成建站工作,并在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继续实施边培训边建站,暑期对留校学生进行救护员培训,秋季开学对新生进行全员培训。



|